拉手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拉手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什么影响了我们的认同感

发布时间:2020-07-13 17:59:17 阅读: 来源:拉手厂家

外公(右)和战友的合影1950年

高中的时候从英语老师那里听到了一个词,叫“香蕉人”。指的是出国后的华人的第一代子女,黄色的皮肤是他们遗传了东方人的肤色和面孔,然而在欧美国家出生从小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他们或多或少的从父母那里了解中国,然而更习惯和适应西方文明的一切,有一颗在白人世界里成长起来的内心。还有一类当代文化人和艺术家,在他们的访谈或者自传里都说,自己留洋多年,最终还是觉得自己的根源是中国人。

我十二岁的时候,外公就在自己的书桌上摆弄一张巨大的白纸,上面记载着杨氏家族每一代人的名字以及生卒年月,那是他珍爱的家谱。外公的家族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他的家谱记载着他的祖先是明朝屯兵西南的时候被派发到贵州都匀府的官员。通过他自己多年的家谱研究,让他确信自己的祖先是从北京来到贵州的,这件事情是外公最引以为豪的,因此他非常喜欢在别人面前强调自己的祖先是北京人。外公祖先的家族实际上在都匀生活已经有了644年。(这里说的北京实际上是今天的天津,明朝是在建文二年才出现天津的地名,洪武年在建文年之前)外公在我们整个家庭中的生活习惯表现以及对文艺作品的喜好非常的与众不同。奇怪的是他家杨氏亲戚们从未表现出北方人的生活特点。外公的普通话说的是非常正的北京腔调,外公是我们家人唯一喜欢看京剧和天津快板这类电视节目的人,他甚至还能唱上一小段京剧和山东快书。我和老妈最无奈的一点是外公在生人面前都喜欢炫耀自己的祖先是北京人,实际上我妈并不认同自己有北方人的血统。有几次有远方的朋友到家做客,都被外公一口流利的北方腔调普通话震撼了,他们都觉得在我们这个家庭中有这样一位北方风格的老人很不可思议。

再说说我爷爷家族的故事,爷爷是地道都匀人,他出生在都匀小围寨的一个非常偏远的山村,那个地方叫做铜鼓坡,是都匀布依族韦氏家族的大本营,家族里最早的祖坟有碑文可阅的是清朝初年。但是村寨里的人说我们和六盘水的布依族韦氏是一家人,其实现在并无往来了,布依族有太多的韦姓,和任何地区的有亲缘关系都是有可能的。可是没有文字的民族是无奈的,因为所有的历史都只能通过神话、口述、古歌甚至服饰上的图像来推敲研究,这样就更无法避免虚构和伪造,从而真相难考。直到一次巧合让我对于口述历史的真实性感到非常的吃惊。记得是去年九月,我陪老姐去看一个朋友,她朋友在贵阳定居后生了孩子,她母亲就从都匀过去照料,闲谈中发现我和她母亲是本家,于是就随意问问是都匀哪里的,说不定还沾亲带故。她母亲说自己也是布依族,老家在小围寨。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布依族韦家人过了一条河,来到了都匀,定居在现在叫做小围寨的坝子上。小围寨其实是叫“小韦寨”,是因为来到这里定居下来的韦氏大家族命名的,直到解家人(一个汉族姓氏,这个家族很巧的是和我外公的杨氏家族是一个“联盟”)来了以后,把大坝子上的韦家人驱赶到了山里,后来才在韦字上多了一个框。朋友母亲还说,以前韦家人是一个老祖宗生下了六个儿子,发展出了七个寨子,后来分散了,就迁徙到了各处,迁徙到都匀的第一个祖先死后就葬在了今天小围寨的剑化厂里面,在建厂之前,他们小时候都去祭拜过老祖先,不过现在坟墓已经不在了。与这个口述巧合的地方是,六枝和镇宁的布依族人说自己的服饰上的七个蜡染圆圈图案就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七个大寨子的家族。一样的故事在不同的地区突然巧合,很有趣。

去年腊月间,我和朋友小石见面的时候闲扯了很多。小石头发卷卷的,还有络腮胡子,远看就像维族的中年发福男子。小石说,自己的奶奶是回民,所以他也非常认同自己是回民,我们走在都匀街上看到卖羊肉串的维族人,小石显得非常激动和开心,甚至小石要求我带他去回民餐厅吃大盘鸡和泡馍之类的回民食品,很遗憾我满足不了他这样的小小要求。都匀连兰州拉面馆都没有。交谈中好像一提到回、维、穆斯林几个词,小石就会双眼闪烁着迷离的光芒,我觉得很有趣,因为小石是认同自己是穆斯林。反观自己,自己如果在外地看到了苗族或者布依族打扮的人卖土特产,我也会莫名的开心和激动一阵子,那种感觉比老乡还要深一层。

外公对于自己是北方人的认同,我觉得大部分是来自于他年轻时参加抗美援朝和随队伍驻扎过北方,以及当时看到的军队文娱活动都是北方风格的,那是他至今还值得荣耀的岁月,他现在仍然在一起聚会的人们大多都是他的老战友。我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也是一大部分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家庭影响。我想们各自的认同感就是我们为自己寻找的心灵归宿。(文:布依崽儿)

怀化订制职业装

德州订制西服

泰州订制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