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手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拉手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新闻】山西红枣减产收购价涨到6至8元每斤果品长柱鹿药

发布时间:2020-10-19 02:41:38 阅读: 来源:拉手厂家

山西红枣减产收购价涨到6至8元每斤果品

红枣歉收枣农损失惨重

我省是全国红枣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所产红枣久负盛名。近年来,随着全省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目前红枣树栽培面积逾500万亩,红枣成为不少地方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经济来源。

黄河晋陕大峡谷的东岸有着一条绵延320公里、宽20公里的枣树林绿色长廊,这是我省最大的红枣生产基地。从栽种规模看,这条产业带覆盖了吕梁市所属的兴县、临县、柳林县、石楼县4个县66个乡镇429个村庄60余万人口,面积逾200万亩,正常年产量6亿斤,年产量占我省的67%,占全国总产量的13.4%。然而今年,这里红枣罕见歉收。

10月10日,本该是黄河沿岸农民欢欢喜喜打枣的时节,但因为出现大面积歉收,枣农无法展颜一笑。“我家有25亩枣树,往年能打1万来斤枣,今年总共打了不到400斤,还不到往年的零头。”柳林县三交镇枣农刘元告诉记者,前半年他们一家人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枣树上,即使不算劳动力成本,光是化肥和农药就花费近万元。近乎绝收的情况,使他们一家子不但白忙活了,还亏损几千元。“400斤红枣,就算以现在8元每斤的最高收购价卖给枣贩子,才3000多元。”

刘元所在的三交镇,曾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枣第一镇”和“全国农产品(000061,股吧)加工创业基地”,该镇辖有18个行政村,有20770口人,拥有耕地面积46822亩,其中枣林面积就达32000亩,是一个以红枣为主导产业的纯农业乡镇,正常年景三交镇红枣总产量超过2000万斤。据当地官员估计,这个红枣栽培技术最为发达的乡镇红枣减产约8成,其他主要产枣乡镇则歉收近9成。

与柳林县接壤的临县,是我国最大的红枣产区和生产基地,枣树种植面积超过83万亩,涉及10万种植户、37.26万枣农。正常年景产量可达4亿多斤,产值6亿多元,农民红枣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今年,临县红枣减产也很严重,临县枣业联合会的一位人士甚至用“灭顶之灾”来形容今年的歉收状况,直言“红枣产量跌至改革开放以来最低谷”。

同为红枣大县的兴县,今年的红枣收成也很惨淡。在高家村镇、罗峪口镇等主要产枣乡镇,红枣减产接近9成。在兴县最出名的“红枣村”张家湾村,枣农张老汉告诉记者,往年打枣时节很热闹,全家老少都上手,有时候还得雇人。今年看着枝头稀稀拉拉的枣子,村里人连打枣的心思都没有了,很多人家都放弃收枣。

价格走高拖累相关产业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收不到枣就没法组织生产。”柳林县三交镇上塔下村的高峰辉,是当地一家中型红枣加工企业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以前不出村就能收到几万斤枣,今年不但自己村里的红枣绝收,附近村庄也基本无枣可收。“像我这样的小企业都吃不饱,更不用说大企业了”。

其实,高峰辉所在的三交镇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红枣集散地。每年这个时候正是红枣交易的旺季,晋陕两省柳林、石楼、临县、缓德、清涧等县的红枣商贩,源源不断地把红枣运输到三交镇“红枣一条街”进行交易,交易高峰时运输车每日流量达到近千车次,临时交易点达到100余个,正常交易季吞吐量在4000万斤以上,而今年因为红枣歉收,红枣贸易也随即降温。10月10日,记者在三交镇“红枣一条街”采访时发现,往年车水马龙的热闹、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冷清。

这不免让高峰辉们有些奇怪,“不但本地枣市场上见不到,每年来三交交易的外地红枣供应商也集体失踪了。”为此,他也曾尝试着“走出去”到别的产枣区收购,不过很快发现,不但毗邻的石楼县和临县出现“枣荒”,就连黄河对岸的佳县、清涧县、延川县等地的红枣也大幅减产、近乎绝收。“要是在往年,如果本地枣产量低,还能从外地组织货源进行市场调剂,今年这个办法也不行了。实在没办法,那就只能转行干别的了。”

“歉收了,价格自然要涨,今年红枣的价格翻了不止一番。”山西雯泰贸易公司是一家特产贸易企业,在省内和北京等地开设有多家特产专卖店,红枣正是其主打产品,公司老板胡向宏为了收购红枣,正在传统产枣区进行“地毯式搜索”。他告诉记者,今年收购红枣异常艰难,价格从往年的2元左右,直接飙升到6到8元,而且目前还有涨的趋势。“收购成本高,资金压力大,最终消费者愿不愿意为高售价埋单还是个问题”。

省内红枣加工业的龙头企业山西达滋食品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枣农惜售心理浓重,不能排除价格进一步走高的可能性。红枣减产导致价格暴涨,对企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经营成本大幅攀升。

减产原因天灾再加虫害

“今年红枣减产的原因主要是不正常的天气因素和罕见的病虫害所致。”高级农艺师张德志在临县等地调研时发现,今年管理不好的枣园不结枣,管理好的枣园也不结枣。

今年从枣树发芽至开花期间,当地温度就极不正常。从3月下旬开始,气温普遍比往年高了五六度,导致沿黄河地区枣树4月1日就萌芽露绿,比正常年提早近10天。而4月上旬又突然遭遇寒流,导致过早萌发了的枣树芽受到了低温伤害。张德志分析,“6月份的天气情况与枣树开花坐果的关系极大,可是6月份偏偏降雨又过多,导致大量落花落果,这是今年红枣减产的重要因素。”“减产的根本原因还有病虫害,主要是食芽象甲和绿盲蝽象。”张德志称,食芽象甲是常见害虫,能吃光全树的嫩芽。今年气温不正常,导致食芽象甲爆发、绿盲蝽象泛滥成灾,许多枣园几乎绝产。今年进入5至6月份,降雨较多,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为绿盲蝽象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导致其爆发成灾。

张德志称,对于绿盲蝽象这种行动敏捷、有较强迁飞能力的虫害来说,一家一户、各自为政的防治方法,为害虫逃逸留下了生存的余地。因为,即使全村人都重视防治,但做不到封山合围、进行围歼式的群防群治,就是喷药次数再多,也是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因为喷药次数越多,枣园里的天敌杀死的越多,绿盲蝽象危害越重,枣树受害越严重。“随着绿盲蝽象等新型害虫的降临,红枣生产必须改变现有生产方式,走合作起来、统一经营之路,同时由政府拿出资金,组织专业队集中治虫。否则,历史仍有可能重演。”张德志说。

规避风险摆脱靠天吃饭

《今日农业》杂志资深人士刘琴告诉记者,目前红枣生产受天气、虫害等方面的影响很大,一场大雨、一场冰雹或者一场蝗灾都可能对红枣造成灭顶之灾。“我希望以此为契机,尽可能减少不良因素给枣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农民损失。为此,建议政府组成一个由多个部门参加的预警机制,在气候变化、虫害爆发来临之前,能通过快速途径将消息和应对措施传至农民手中。”“当前最主要的,是摆脱红枣产业"靠天吃饭"的现状。”刘琴建议农科部门在枣树育种方面加大投入,不断培育高产优产、抗病抗虫害、受不良天气影响小的红枣品种。同时,引导枣农在栽植、施肥、整形、修剪、嫁接、病虫害防治、保花保果等各个环节实施科学管理,再通过“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促使枣农与企业建立良好的互利机制,结成“风险同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让枣农收成收入都有保障,也有利于市场平稳。“山西红枣产业,必须要有远见,不能单纯推广种植面积。”曾获“全国十佳青年农民”称号的农科专家、柳林县科协主席刘笑则告诉记者,近年来各地都在扶植红枣产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张,一些地方经济对红枣的依赖日渐加深,由此因灾害而减产伤农和丰收后“果贱伤农”的状况时有发生。

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的红枣种植面积已达到2900万亩,将来全部进入盛果期后,在科学管护下亩产可达2000斤,总产量可达580亿斤。也就是说,全国13亿的总人口每人每年要平均吃到45斤的红枣。“红枣毕竟不同于粮食,市场空间有限,如果产能无限放大,价格就不可能一直坚挺,即使丰收年景也很可能因价格下跌形成烂市。今年歉收了,所以价格高,万一明年丰收了,价格还能卖这么高吗?所以,从红枣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不能只以现在的市场和价格来计算将来的收入,还要重视和规避市场过剩带来的风险。未来红枣要向产业化和市场化迈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商品优势、品牌优势。不以产量论英雄,注重科技的应用和质量的提高,才能长立不败之地。”“红枣种植,枣农除面临减产之忧,还有着丰产不丰收的风险,我们应该同时规避这两种风险。从农民增收的角度来看,首先要强化农民的风险意识,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刘笑则告诉记者,今年他在一个产枣乡镇搞了试点:在对枣林管护的同时采用了立体种植技术,树上有枣,树干架豆,树下有瓜果和蔬菜。“立体种植技术在正常年景可让农民收入成倍增长。遇到天灾,树上的损失树下补,还能让农民减少损失。”今年,刘笑试点内的红枣产业也受到了重创,但农民们并没有因此减收,而是从林下经济找到了新希望。“树下瓜菜的效益,并不次于红枣。”

武汉治疗白斑病医院

河南治疗肾病好

西安治疗月经不调医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