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手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拉手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为什么逃离科研

发布时间:2021-01-11 16:42:13 阅读: 来源:拉手厂家

为什么“逃离科研”

去年11月的一天,中科院数学院的程老师一夜未眠。他在清华带的、也极为看重的一位博士生,毕业后却没像他希望的那样继续从事科研,而选择去北京的一所中学任教。两会期间,程老师会发现,郁闷的不只他一个人,许多科技界的代表都在痛诉,年轻人正在逃离科研。   从我们旁边人来看,这件事似乎很正常。理工博士毕业后从政的、经商的、进入演艺界的大有人在。同时这好像也是一件值得鼓励的好事。就目前的中国而言,多几位有才华的人从事科研工作,远不如培养有创造力的下一代更为急迫。何况还真没有多少博士毕业的人心甘情愿地到中学当教师。那么是什么令大家如此不安呢?令大家不安的地方就在于“逃离”。   年轻人逃离科研,一些人认为是因为这代人缺乏对科学的兴趣,也有一些人认为是这代人缺乏为科学献身的责任感。如果只有纯粹出于兴趣的“科痴”和纯粹出于责任的圣人,那么科技队伍中的人将会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人都是混合了一份兴趣、一份责任心和其他各种愿望的人,选择科研,对他们而言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部分年轻人之所以逃离科研,不是对科学不再有兴趣,更不是不愿担当社会责任,而是无法在科研生活中享受到乐趣。   现代社会中,科学研究具有其他所有社会职业的一般特征:能带来相对充足的生活保障、能带来一定程度的社会认同、能带来自我实现的可能机会。在这方面,在中国从事科研一般来说不比其他行业差。但相较于其他职业而言,科学研究有它特别的艰难之处。一则因为认识的不确定性,科研需要长时间耐心、细致、孤寂的工作,往往会伴随焦虑、痛苦、紧张的情绪状态。一则因为科学建制中赢者通吃的优先权规则和与之相关的马太效应,科学家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个人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较小。如果科研生涯没有别的乐趣,很难想象绝大多数有才能、有机会而又有理性的人会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   科研生活的乐趣首先在于挑战性。好奇心往往能促使人保持长时期的专注,而创造性经常能刺激一部分跃跃欲试的热情。科研生活的乐趣还体现在个体的自主性上,科研过程充满着偶遇、运气和不可预见性,科学家往往能够比其他行业的人更能够主动地进行构想、尝试、决定。科研生活的乐趣还在于与同行的关系,其中既有公平竞争带来的兴奋,也有合作带来的友谊和情义,还有有才华的人之间相互的赏识和尊重。科学生活的乐趣还在于对科学共同体价值的归宿感,在这里共同体的目标(发现真理)和科学家个体的目标(科研上的成功)能够高度一致。   可是,程老师的学生感到这些乐趣了吗?在各种名目的职业要求上,我们有为科学家的好奇心留下空间吗?在科研管理过程中,我们为科学家的自主性给予了相当的地位吗?在课题申请、论文发表、职称、奖励这些竞争过程中,我们的科学家感到公平吗?在科技界,个人的成功例如评上院士、获得大奖、谋得官职、摊上荣誉,与共同体的价值一致吗?当程老师的学生看到他的师长和同辈们,每天在为项目奔波,在为发表论文焦虑,在为同行的不公感到愤懑,在为得到领导、大佬的赏识挖空心思的时候,除了知道他们能得到其他职业也能得到的好处外,能感受到科研生活的特有乐趣吗?   在科学研究中,个体的乐趣源于研究工作本身特有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源于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人际关系,源于一群人对特有的共同目标和价值的认可。当科研生活变得无趣的时候,科学研究事业作为整体也就危矣。程老师的学生是诚实的,他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当感受不到乐趣的时候,就选择了逃离。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反而不是他,而是相当大一群还在过着没有多大乐趣的科研生活的人。(易知)

甘肃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查询

甘南公务员考试

陇南教师资格证考试